更新时间:2020-04-13
商家微信:
常言道“春茶,贵如金”,春季是茶叶采摘的旺季,也是一年中品尝香浓茶饮绝佳的时刻。如今想要饮茶,很是便捷,但在百年前的人们,若想品尝春季绝好的茶叶,必定少不了舟车劳顿辛苦运茶的茶商们。
百年前徽州大山里的茶树,养活一代代徽州人,也成就了一批批茶叶商人,其中一位行业翘楚便是徽州歙县人——吴荣寿。
童年“趣事”,展露头角
吴荣寿童年时代便随同父亲来到屯溪,学习茶叶经营。传说,有一次吴荣寿自己一个人在去屯溪做学徒的路中突遇大雨,恰好路过一座破庙,于是便走进破庙避雨。但吴荣寿着急赶路,唯恐耽误了学业,可外面的雨又下得紧,不知何时才能停。
正在吴荣寿心急如焚的时候,忽然瞥到庙中那尊木菩萨头上戴着一顶破斗笠,而那顶大大的斗笠刚好可以救急。他左思右想,怀着忐忑和焦急的心情,无比虔诚地向菩萨作了一个揖,许愿道:“若他日发财,定为你修庙装金!”说罢,便拿起那顶破斗笠戴在头上冒雨赶路。
故事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究,但吴荣寿学习努力认真,自小善于利用周边有利条件为自己创造便利,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也为他之后建立跨国性的茶叶“帝国”奠定了基石。
创新经营,稳固后方
吴荣寿11岁进茶号当学徒,在一户广东人开的茶号帮佣,从为师傅送茶、运茶学起,但他刻苦钻研且悟性极高,很快就精通了毛茶(茶叶经过初制后的产品)的鉴别和各道操作工艺,深得老板器重。后因其老板回乡,便将茶号半卖半送给他,于是,17岁的吴荣寿便开始自己经营茶叶买卖。
在当时,“屯绿”作为我国极品名茶之一,刚刚在国际茶业崭露头角,很多茶号纷纷流入屯溪采购绿茶。只有好的毛茶才能制作出上乘的“屯绿”,且“屯绿”的加工工序非常精细,全靠手工操作,操作工的经验水平对屯绿的出茶率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影响。
吴荣寿独立经营茶号之后,非常重视制茶技术和工艺的改进,他还对雇佣的工人亲自传授操作技术。为了稳定技术娴熟的制茶工人,春夏制茶,秋冬修建厂房给制茶工人提供住宿,相对固定地长期雇佣他们。
因此在吴荣寿的茶号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,如父母在茶号使用的制茶工具可以传给其子女使用,子承父业既保证了工人工作稳定无忧,又体现了商家延续有继。
徽商传承,诚信经营
当时很多制茶的厂家为了使“屯绿”茶色均匀有光泽,普遍使用兰靛、滑石粉和蜡脂等色料来调配。可大量使用这些色料,不但有害人体健康,而且压抑了茶叶的天然色香味。吴荣寿秉承徽商传统,诚信经营,注重茶叶质量,尽量不使用“蓝靛”和“滑石粉”,以显茶叶天然色、香、味。
此外,吴荣寿决心对茶业经营进行革新,企望创出新品名牌茶叶,便重金聘请婺源制茶师,融“婺”、“歙”两帮技法于一炉,制成了色、香、味焕然一新的“抽芯珍眉”和“特贡”等茶,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,并在上海一举夺得绿茶评比魁首。
由于吴荣寿经营茶叶注重质量,又讲求信誉,生意越做越大,茶庄越开越多,专门制作外销高档茶。每年制销高档屯绿数千担,最多年份高达2万担,占屯绿外销半数以上,为徽州最大外销茶商。
你以为他的人生就这么一帆风顺、扶摇直上吗?可人生总是起起伏伏,未来难测。
坎坷人生,变化莫测
第一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,国际商贸受到战争影响,茶叶无人收购,眼见市场逐渐低迷,青黄不接的茶农们不得不伐茶种粮,以维持生计。在此情况下,很多茶号纷纷破产倒闭,但吴荣寿在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,仍然坚持收购茶叶,尽量维持茶农的生活,茶农也纷纷把茶叶送到吴荣寿的洋庄赊账。
好在不久后,国际海运转畅,“屯绿”外销价格大幅攀升,吴荣寿当年获纯利10余万银两,一举成为全国数一数二的茶商。“吴茶”, 就这样成了一道令人企羡的风景线。
看到希望的吴荣寿加急收购加工“屯绿”2万余担,自春至冬赶制。但由于外国洋行操纵市场,百般压低茶价打击国内商人,一时间茶商们苦不堪言,吴荣寿遭受损失惨重。
可惜祸不单行,人为破坏使整个屯溪街市遭受火烧之灾,吴荣寿街市上数十幢店屋被付之一炬,囤积的茶叶也全部燃尽。连续遭受重创的“吴茶”从此一蹶不振,最后无力挽回。
纵观吴荣寿一生,茶烟代理成也“茶”败也“茶”,但他热心公益事业的心却一直都在,对助赈、助学、建桥修路等善举,均慷慨争先。
清末废除科举制,他首倡创办崇文学堂,自任校长,并捐地建筑校舍及劝募常年经费,即使在弥留之际还捐地十余亩建屯溪公园供市民游玩。
种种善举,为后人所津津乐道,建立起在人们心中的功德碑。